当前位置:首页  汉办  新闻动态

坦桑尼亚教育工作者代表团研修项目圆满落幕——浙师大与达大孔院共促中坦教育数字化合作

时间:2025-10-22作者:审核人:汉办点击:10

2025年9月21日至27日,以数字素养提升计划为主题的坦桑尼亚教育工作者代表团研修项目在浙江师范大学成功举办。此次项目由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主办,浙江师范大学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中非数字教育区域合作中心和浙江师范大学堪萨斯大学联合教育学院共同承办,不仅为坦桑尼亚教育工作者搭建了数字素养提升平台,更通过达累斯萨拉姆大学孔子学院的桥梁作用,深化了中坦两国在教育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图片

代表团合影

9月23日,研修项目开幕式在浙师大正阳中心3号楼1号报告厅隆重举行。浙师大国际处处长毛锡龙主持开幕式,浙师大校长邱利民、达累斯萨拉姆大学校长代表斯蒂芬・奥斯瓦尔德・马卢卡等出席并致辞。仪式上,斯蒂芬・马卢卡教授对浙师大的精心安排表达衷心感谢,特别提及达累斯萨拉姆大学孔子学院在促进中坦文化交流中的重要作用。他高度评价中国在教育领域对坦桑尼亚的支持,认为此次培训将有力推动坦桑尼亚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期待未来依托孔子学院进一步深化双方合作。

图片

浙师大国际处处长毛锡龙主持开幕式

图片

达累斯萨拉姆大学校长代表斯蒂芬・奥斯瓦尔德・马卢卡讲话

图片

浙师大校长邱利民致辞

邱利民校长在致辞中回顾了浙师大与坦桑尼亚高校的合作成果。自2013年与达累斯萨拉姆大学共建孔子学院以来,双方已累计培养学员近6万人次,成功推动中文纳入坦桑尼亚国民教育体系,达大孔院还曾获评“先进孔子学院”,成为中坦教育合作的典范。邱校长强调,数字素养是全球教育者的共同使命,从共建“中非数字教育区域合作中心”到此次数字素养提升计划,浙师大与坦桑尼亚高校的合作持续深化,而孔子学院始终是双方沟通的重要桥梁,为合作落地提供了有力支撑。

图片

坦桑尼亚教育工作者代表团参观语合中心

开幕式后,代表团开启了为期五天的学习与实践。在浙师校内,代表团聆听“AI与数字素养”“人工智能赋能科学研究和教学及多模态大模型助力形成新质生产力” 两大专题讲座,还走进国家级教师教育实训中心、工学院轨道交通实验室、浙江光电子研究院等开展数字赋能教育实训与数字模拟应用场景体验,并参与“一起探索”科学与工程实践活动。走出校园后,代表团赴义乌公学考察人工智能应用教育实践,到义乌商贸城了解数字电商发展;还前往浙江省博物馆开展“AI与非正式场馆探究”,并走进阿里巴巴西溪园区参与“AI知多少:身临其境云栖大会”活动,全方位感受数字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实践。

图片

达累斯萨拉姆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张笑贞致闭幕词

图片

张笑贞院长为代表团颁发结业证书

9月27日,研修项目结业典礼在杭州举行。达累斯萨拉姆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张笑贞致闭幕词,她总结了此次研修成果,回顾了代表团在数字素养提升、AI技术应用等方面的学习收获,并重申孔子学院将继续发挥中坦教育交流“纽带”作用,推动双方在教育数字化、文化传播等领域开展更多深度合作。随着闭幕词的结束,这场聚焦数字素养、承载中坦教育情谊的研修项目正式画上圆满句号。

图片

结业式合影

此次研修项目通过精细化的组织与实施,不仅帮助坦桑尼亚教育工作者提升了数字素养与AI应用能力,更以达累斯萨拉姆大学孔子学院为核心纽带,进一步巩固了中坦教育合作基础,为推动中非数字教育发展、深化两国文化交流写下了新的篇章。


来源:达累斯萨拉姆大学孔子学院微信公众号